情到深处自然浓,意到浓时怎忍舍,情到深处无怨尤,人事沧桑却何求!是什么意思?
意思大致是:心里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,道不尽的百转柔肠,日积月累的情感愈加浓厚,不必说却也明了。
这句话是形容男女之间十分有默契,一往情深的情感状态,我不用言语,但你已经明了了我还未说出口的话,这种感情十分珍贵,
当用情至深,就会舍不得。情到深处无怨尤,人世沧桑却何求。说明,当事人并不抱怨,人世沧桑也没什么可以得到的,但只求爱情。
在秋日的山林间,在远镇的灯光里,安然忍受毫无指望的等待。
要在惨烈如葬的七月骄阳下走马,要在旷地上迎着大风歌唱和舞蹈,把生命的模样勾勒得兴高采烈,却也要在边境小镇的落日里。
当两排高大白杨的轮廓静静地沉没于垂死的暮色中时,伤心欲绝,伤心欲绝地回头看你,但待静静低头继续走上离途,忽然明白其实悲伤深处空无一物,情到深处人孤独,爱至穷时尽沧桑。
此句大致内容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无题
无题(三)---清代诗人纳兰性德
烟般往事梦中休, 绕梁芳踪难去留。君言相思一样苦, 妾叹离散两般愁。意到浓时怎忍舍, 情到深处无怨由。孤影月明应寂寞, 问君何处是归途。
意思大致是:如烟般的往事梦中方才停歇,萦绕心头的那个她难以挽留,他说相思苦闷,她叹离散忧愁。意境到时怎么忍心割舍?
感情深刻不能怨天尤人。月光虽明亮但孤单影只应该寂寞,只想问一句到底哪里才是回去的路。
扩展资料:
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,文武兼修,十七岁入国子监,被祭酒徐元文赏识。十八岁考中举人,次年成为贡士。康熙十二年(1673年)因病错过殿试。
康熙十五年(1676年)补殿试,考中第二甲第七名,赐进士出身。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。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——《通志堂经解》,深受康熙皇帝赏识,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。
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五月三十日(1685年7月1日)溘然而逝,年仅三十岁(虚龄三十有一)。
纳兰性德的词以“真”取胜,写景逼真传神,词风“清丽婉约,哀感顽艳,格高韵远,独具特色“。著有《通志堂集》、《侧帽集》、《饮水词》等。
资料链接:百度百科-纳兰性德(清朝词人)
多情却似总无情,情到浓时情转薄;太上忘情,情到深处无怨尤. 下一句是什么?
这是两句诗句,下面就是感悟:
只有不喜不悲的人,能当得起大喜大悲。也只有无所谓得失,不等待回音的人,才能攀上人生的巅峰。
解释下"情到深处无怨尤"
纳兰容若的词
无题(三)
烟般往事梦中休, 绕梁芳踪难去留
君言相思一样苦, 妾叹离散两般愁
意到浓时怎忍舍, 情到深处无怨由
孤影月明应寂寞, 问君何处是归途
情到深处自然牵肠挂肚,自然很容易受伤.
情到深处无怨尤!其实有时付出是一种获得,是自己对自己心灵的慰藉
爱到深处无怨尤,情到浓时方知苦什么意思
深爱对方无论对方怎样你多不会怪罪对方 等到后来你会发现好苦【等你经历了一些事就会明白